1.2 破解乳癌謬誤

患上大病如乳癌,有人會胡思亂想,甚至誤信謠言,相信大家也聽過不少這樣的例子。其實恐慌大多數源自對乳癌的誤解,因此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經驗,一起拆解這些謬誤,以免延誤治療與康復的良機。

 

謬誤1:患乳癌等於被判死刑嗎?

乳癌不是絕症,也不等於死亡。只要在早期發現,及早加以治療,乳癌的存活率是很高的。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在2020年10月發布的首份《本港乳腺癌分期存活率彙報》的數據,過去十年,隨著科技發展及治療技術不斷提升,乳癌的治癒率也不斷提高,而及早發現對病人的生存率至爲重要。數據顯示,整體乳癌患者的五年相對存活率為84%。第一期的五年相對存活率達99.3%,代表此等患者的存活率與一般人口幾乎沒有差別。第二期的五年相對存活率為94.6%,第三期為76.2%,而第四期患者的五年相對存活率仍達到30%,相對於子宮頸癌第四期的存活率只有16.2%。這些數據都顯示,確診患上乳癌並不等於被判死刑,只要能越早發現乳癌並接受最佳治療,治癒機會便會越高。何況近年治療方法日新月異,更能針對乳癌細胞的特性對症下藥,提升治癒機會。

 

 謬誤2:患乳癌是否因我做錯事?

乳癌的成因,連科學家也不能百分之百確定。除了少數關乎遺傳基因外,目前只知道跟一些高危因素有關,例如高脂飲食、缺乏運動、壓力太大,以及較少餵哺母乳等。不過有些患者,連筆者在內,常做運動、茹素、餵哺母乳,卻一樣患上乳癌。坦白說,到這個時候還在想為什麼患癌,怪自己過去做錯什麼,是於事無補的。如果因為過去少做運動,那麼從今天起做適量運動吧;如果過去吃得太肥膩,現在改變食物的組合並不太遲。

八成患者確診後生活模式有所改變

謬誤3:抗癌過程只有我一個面對嗎?

當然不是。每個患者背後,都有一個團隊支持-腫瘤科醫生、放射科醫生、專科護士、臨床心理學家及物理治療師等醫護人員,都參與了不同階段的治療過程。此外,坊間有不同團體提供患者支援服務,如香港乳癌基金會(下稱基金會)的病友支援小組,不但給患者聚會見面的機會,互相支持,彼此學習;還有專業醫護人員及社工為病友輔導、解答疑問。公立醫院也設有癌症病人資源中心,舉辦不同的活動,協助患者克服每一個治療難關。這樣看來,怎會是孤單抗病呢?

 

謬誤4:乳房愈大,是否患乳癌風險愈高?

筆者曾請教醫生,他指出這個說法並沒有科學根據。《香港乳癌資料第十六號報告》指,半數受訪的乳癌患者的胸圍尺碼為34吋或以下,40吋或以上的不足一成。這些數字足以證明不論乳房尺碼大小,同樣有機會患上乳癌。乳房大,並不見得患癌風險必然提升(見右圖)。


報告又提到約四分之三患者為B罩杯或以下,只有不足一成是D罩杯或以上 (見左圖)。 這也打破了以為乳房細小就不會患乳癌的謬誤。其實不論乳房尺碼大小,我們都應該多關注自己的乳房健康,每月要自我檢查,做足三管齊下的乳健檢查,才能保障自己。

謬誤5:戴鋼線或緊身胸圍是否可以導致乳癌?

美國作者Sydney Ross Singer 和 Soma Grismaijer 在1995年出版的Dressed to Kill 一書中,訪問了美國五個城市的四千五百名婦女,研究她們戴胸圍的習慣與乳癌的關係,推論長時間穿戴鋼線或緊身胸圍,可能增加罹患乳癌的機會。作者指出,發展中國家的婦女很多沒有穿胸圍習慣,其患乳癌比率因而比西方國家低。不過,這項研究未有採用標準的科學研究方法,例如研究對象不是隨機抽樣,而且不同地方的婦女生活及飲食習慣有很多差異,故不能一概而論,肯定乳癌病發率與穿胸圍有關連。這項疑點頗多的研究推論並不為醫學界所認許。

 

美國癌症協會(American Cancer Society)網站引述一項探討戴胸圍和罹患乳癌的關係之科學研究,發現不戴胸圍的婦女,患乳癌的比率只是稍稍低於戴胸圍的婦女,差別並不顯著。研究人員解釋,當中還可能有其他因素間接影響結果,例如不穿胸圍的女性一般較為瘦削,她們本身已沒有肥胖這項乳癌高危因素。到目前為止,未有任何科學證據證實對身體特定部位施加壓力,會令正常細胞變異而成為癌細胞。換言之,戴鋼線或緊身胸圍會導致乳癌之說並無根據。就算你以前有這樣的習慣,再去追溯跟得病有沒有關係,也無補於事,不如積極向前,向身心健康之路邁進。

 

謬誤6:醫治乳癌會否要長期留院?

除了手術切除之後要留院三至七天(視乎切除範圍及是否同時接受重建手術),接受化療或電療時,都在門診進行,治療完畢,當天便可以回家,毋須長期住院。

 

謬誤7:治癌過程是否要面對無了期的疼痛?

不是。手術後傷口癒合,疼痛就應該會消失。至於其他治療帶來的痛楚,可以服用止痛藥紓緩。

 

謬誤8:乳腺閉塞可能導致乳癌,是真的嗎?

坊間有美容院推出乳房護理療程,以紓減乳腺閉塞情況,從而減低患乳癌機會作招徠。基金會的醫生指這種說法完全沒有根據,因為乳癌的出現,是乳腺之間的細胞發生病變而形成癌腫,與乳腺閉塞並無關係。

 

乳房與生俱來的功能是哺乳。但今時今日,不少女性都沒有授乳經驗,令乳腺組織不穩定,容易出現乳腺閉塞或增生的情況,其徵狀可能是腫脹。要治本,就要注意生活習慣,保持情緒穩定,紓緩精神壓力。

 

 

謬誤9:摸到乳房腫塊,那都是癌?

很多乳房腫塊,例如囊腫(cyst),是一種良性變化,並不是癌腫。所以,就算摸到乳房有腫脹或硬塊,不一定是乳癌。發現乳房有任何變化,最好是立即找醫生檢查和確診,然後作出適當處理,良性腫瘤也可能需要做手術。最重要是找出原因,知道如何減低腫瘤再次出現的機會。總而言之,切勿自己妄下判斷,延誤求診,錯失及早醫治的機會。

 

 

謬誤10:患上乳癌,可以不做手術嗎?

除了外科手術,暫時未有其他方法可以清除乳房的癌腫瘤。某些情況下,醫生會採用術前化學治療,將癌細胞縮小,然後才進行切除手術。但第四期乳癌則以藥物治療為主,因為癌細胞已擴散到其他器官,只可以控制病情。

 

謬誤11:手術是否會加速癌細胞生長和擴散?

這並沒有科學根據。就算局部切除,醫生也會安排電療,確保癌細胞徹底清除,減低復發風險。見過有病友諱疾忌醫,延誤做手術,結果令病情惡化。很多乳癌患者害怕接受治療,以為治療期間人會變得弱不禁風、終日臥床、臉色變黑、禿頭……恐怕這是大家看電影而得到的錯誤印象吧。

 

謬誤12:切除乳房會否令身形走樣?

乳癌手術分全乳切除和乳房保留(即局部切除)手術,雖然過程中留下疤痕是不可避免的事實,但這並不表示身形一定會走樣。手術留下的疤痕, 隨着時間會慢慢褪色;病友也可以用「疤痕貼」或「疤痕膏」去防止生肉芽。若是全乳切除,可考慮進行乳房重建手術,即用自己身體其他部位的肌肉和皮膚重造乳房;也可以戴上義乳。無論哪種方法,外觀都可以跟手術前分別不大。筆者見過很多全乳切除的病友,她們有些做了重建,有些載了義乳,旁人根本察覺不到她們的外觀有異。

 

謬誤13:切除全部乳房,便毋須接受化療嗎?

不對。化療的目的,在於消滅患者體內的潛藏癌細胞。第一期的乳癌患者,約有一半在手術後需要接受化療;第二期或以上的患者,約有八至九成需要接受化療。事實上,接受乳房全部切除手術的患者,大部分都不需要接受電療,而並非不用接受化療。

 

謬誤14:乳房全部切除會否比局部切除存活率高?

有人以為乳房全部切除後便一了百了,生存率也較局部切除高,因而不加思索便要求全部切除。其實醫生會根據腫瘤的大小及乳房體積等因素,建議患者接受全部或局部切除。有研究指出,兩者的存活率相差不遠。不過,接受局部切除的患者,事後需要接受電療,以減低復發風險。

 

謬誤15:化療是否令人「愈化愈病」?

化療藥的特點,是癌細胞被殺死時,正常細胞也受影響,並為患者帶來副作用如疲累及嘔吐。當體力尚未恢復過來,又遇上另一個化療周期及所產生的副作用,很容易令患者感到「愈化愈病」。就算體力勉強恢復,到下一次打針的時候又再次面對各種副作用,令人覺得「啱啱好番,又嚟過」,沒完沒了。但問題是可以解決的: 疲累時,適量的運動如散步,有助恢復精力;維持均衡飲食也有幫助;事前服用止嘔藥,則可預防嘔吐。醫護人員是治療的好拍檔,若問題持續,記得請教他們。

 

謬誤16:化療會否令人禿頭?

脫髮的確是化療的其中一種副作用。在脫髮前作好準備,選購合心水的假髮或頭巾,一樣可以自信地在人前出現。而當療程結束兩、三個月後,頭髮又會再長出來,而且還比以前更柔軟好看呢!

綁法A:   綁法B:  
前面效果 側面效果 前面效果 側面效果
 

資料由假髮造型師温小蘋Annie Woon提拱

 

謬誤17:電療會否電壞皮膚?

醫生會處方藥膏給患者使用,用來保護受電療影響的皮膚。如果電療位置出現水泡、脫皮或皮膚破損等問題,大概在電療後數星期便會漸漸復元。

 

謬誤18:止汗劑會導致乳癌?

傳言謂止汗劑含有致癌化學物質,長期剃腋毛和使用止汗劑,會令化學物滲入腋下淋巴,誘發乳癌。其實此說法並沒有科學證據支持。研究人員曾就此進行流行病學研究,比較有乳癌和沒有乳癌的婦女剃腋毛及使用止汗劑的習慣,結果發現乳癌病發風險跟這些習慣無關。

 

海外和本港的統計皆顯示,大部分乳癌患者的腫瘤都在乳房的上外側, 即近腋窩處,這令止汗劑致癌之說更顯得疑幻疑真。正確的科學解釋是,乳房上外側的乳腺和淋巴組織持別稠密,因而是腫瘤出現機會較高之位置。

 

醫生建議女性做乳房X光造影前不宜用止汗劑,原因是止汗劑含鋁,鋁會在X光造影上呈現狀似鈣化點的影像,可能影響檢查結果。

 

謬誤19:吃靈芝可以治療乳癌嗎?

實驗室測試發現,靈芝的確有助提高免疫力,抑制癌細胞的生長。不過到目前為止,仍未有足夠醫學數據證實靈芝可以直接幫助對付乳癌。相反有研究指出,服用靈芝會干擾正電子掃描的準確性,因此醫生建議大家做檢查前的幾天,最好不要吃靈芝。

 

謬誤20:據說木瓜有豐胸作用,會否助癌腫生長?乳癌病友是否不宜吃?

有一種說法指木瓜酵素(酶)和維他命A能刺激女性荷爾蒙分泌,有助豐胸;木瓜酵素亦可分解蛋白質,促進身體對蛋白質的吸收。此說純屬無稽之談。

蛋白酶必須跟蛋白質直接接觸,才能產生作用。我們把木瓜吃進肚裏,木瓜酶會被消化和分解,根本不可能發揮作用。

 

木瓜是有益的食物。根據美國大學研究的結果,木瓜含具有豐富抗氧化功能的胡蘿蔔素,有減低子宮頸癌和乳癌等癌症風險的作用。木瓜纖維含量高,還有助促進腸胃蠕動,適量吃當然無妨。

 

謬誤21:「絕食」可以餓死癌細胞,是真的嗎?

有病友聽人說,患癌不要吃太多好的食物,不讓癌細胞吸收營養,腫瘤就不會被養大,意味着「絕食」就可以「餓死」腫瘤。這說法實屬謬誤,而且會弄巧成拙,令自己營養不良,免疫力下降,削弱對抗乳癌的「作戰力」,嚴重者可能因而要暫停治療。

人體的抵抗力源於食物帶來的營養,身體有足夠的營養,免疫細胞才可以發揮正常功能,抵禦癌細胞。況且,有些癌細胞生長速度快,即使你減少攝取營養,它也會奪取我們體內僅存的養分。戒口節食,結果只會殃及正常的細胞!

 

各位乳癌病友,尤其是正在做化療或放射治療期間的你,應該均衡飲食,按照醫護人員的建議,恰當地補充適量營養,維持身體的抵抗力,才有力量抗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