罹患癌症 高風險因素(2025-01-27)
癌症是本港頭號殺手病,它的形成是當身體細胞的基因受到破壞,細胞生長開始不受控制時,便會形成癌症。大部分癌症的成因至今還是未為人知,有人或者可能認為是「倒霉」,但不少研究顯示,癌症除了家族遺傳外,最重要的原因與生活方式有關,例如不良的飲食習慣、缺乏運動、吸煙和酗酒等。
不良的飲食習慣導致體內的自由基(又稱游離基)增加,有人稱自由基為百病之源,與各種疾病如癌症、心血管疾病有關。自由基是氧在體內新陳代謝後所產生的物質,就好似蘋果接觸空氣一段時間後變黑,鐵金屬氧化之後形成的鐵鏽一樣。自由基是帶有單一、不成對電子的氧分子,其性質並不穩定,傾向搶奪其他分子的電子,因此會破壞其他分子的穩定性,損害人體細胞,並可能導致癌變。
人體正常代謝時會自然產生些微自由基,用以對抗細菌、病毒,正常情況下,自由基數量會保持一定的平衡,而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,但如果身體長時間受到負面影響,例如紫外線、吸煙、生活作息不定時等,就會大量產生自由基並氧化其他細胞,導致身體慢性發炎,進而加快老化、降低免疫力等。
避免細胞受損
對抗自由基的最佳方法是透過飲食和生活方式的調整,提升身體內的抗氧化濃度。很多食物都含有抗氧化物包括維他命A、C及E、β-胡蘿蔔素、類視黃醇、硒,以及若干天然的植物性化學成分。抗氧化物可發揮其防護功能,抑制自由基的活動,修補它造成的破壞,亦可使自由基變得不活躍,或轉化為反應較少的化合物。
大家不妨多進食含豐富抗氧化劑的食物,例如莓果、椰菜花、三文魚、南瓜、番茄、堅果/種子、綠茶等。另外,生活作息定時、適度的運動,避免吸煙、喝酒及油炸物的攝取,都是遠離自由基的好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