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9月1日:乳過天晴 — 中西談:給乳癌康復者的建議

引言:

中西醫結合在治理癌症各方,仍有進步的空間,醫學臨床上,仍以西醫為主導,中醫一般擔當手術前後的調理角色;很多外國研究均顯示,七、八成癌症患者願意在完成西醫治療之後,會嘗試接受另類治療包括中醫,估計患者相信西醫未能全面治療,所以尋求另類治療。香港乳癌基金會邀請到既是西醫又是註冊中醫的趙安慈醫生,從中、西醫不同角度,建議乳癌康復者,在日常生活上應如何更積極照料自己?

正文:

趙醫生指出,目前治理癌症仍以西醫為主導,包括放射治療、藥物治療、標靶治療等,而中醫的角色只是在手術前後之調理,減輕放療或化療的副作用。而中醫則認為西醫所用的放射治療等是火毒、灼傷,除令皮膚發炎外,還有相當多具傷害性副作用;故需用適合的食療加以調理。在食療中,常見的中藥食材例子,包括:海帶、夏枯草、山楂、橘核、玫瑰花等。

傳統中醫認為乳癌是因為「憂鬱、情志內傷、飲食失調」而生,由於正氣虧虛(正氣指體內對抗疾病的能力),引致體內產生痰濕和熱毒,外邪積聚,阻塞經絡,氣血運行不暢,導致血瘀、氣滯、痰凝,閉塞經絡而形成癌病。但是在西醫角度上,則完全不明中醫所指的意思。

中醫診症的精萃:「辯症論治」。趙醫生稱,「辯症論治」是中醫師辨別病症後,再加以診治,確定屬哪一種病症。待正確辯症後,加以論治,然後對症下藥。但現代醫學上會進行不同的研究,了解如情緒、飲食習慣、運動習慣是否影響癌症的病發和復發情況。

總括而言,中醫角度是「扶正驅邪」,趙醫生指出,即是提高抵抗能力,強調要均衡飲食,不飲酒,不食辛辣、刺激、油膩等食物,進行適量的運動。

講者簡介:

趙安慈醫生現時是註冊中醫師,擁有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,他亦是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、澳洲皇家全洲醫學院院士。